零用錢要怎麼給?避免變成收買的3個財商教育原則
![]() |
圖片來源:Freepik |
「你考 100 分,阿嬤給你 100 元喔!」
不曉得是不是有很多人,跟我有一樣的經驗?最疼我的奶奶,總是用這樣的方式來鼓勵我。在她的年代,金錢代表的可能不只是物質,還有安心感,所以這就是她最實質的鼓勵方式。
不過,時代在變,用零用錢、物品、食物來鼓勵孩子看似無傷大雅,但如果不小心,可能會讓孩子學到的是:「只要我照做,就有東西拿;沒有拿,就不做。」
這樣的「條件交換」,久而久之,很容易讓親子互動變質成「收買」,甚至打斷孩子內在動機的培養。
給零用錢是親子互動的重要課題,以下將分享一些我的實際做法與觀點,提供給大家作為參考。
--本文作者--
我是洪哲茗,國際特許財務分析師CFA。出身理工科系的我,善於拆解金融商品、破除金融話術,不銷售金融商品,讓我更能夠客觀分析商品優劣,目前已為上百人進行財務規劃與諮詢,歡迎點我了解顧問服務項目,了解如何為理財做最好的選擇!
給錢不是問題,關鍵是你想教會孩子什麼
作為一名財務顧問,我們常在引導客戶思考怎麼用錢,而這是可以從小錢開始做起的。所以我認為,零用錢是非常好的學習工具,不是要讓孩子提早會賺錢、買股票,而是從小理解金錢的運作規則——資源有限、選擇有代價。(延伸閱讀:【財務顧問的財務規劃 - 教育金篇】教育基金好燒錢,如何無痛準備教育金?)
我自己小時候,爸媽也會給固定的零用錢,不過我父親常提醒我要「盡可能存下來」,這些話與習慣,後來在我成年後對金錢的觀念產生深遠影響。
我也看過一些家庭,從小「不讓孩子碰錢」,結果孩子長大進入社會後,完全沒有用錢概念,甚至因為過度壓抑而爆炸性消費。這樣的「學費」,其實可以更早一點、用更小的代價練習。
零用錢不等於工作酬勞
我們家也有給孩子零用錢,一開始是因為社區垃圾費調漲,索性請孩子每天幫忙倒垃圾,省下的費用當成他們的零用錢。當時看起來很合理,也確實讓他們更積極。
但後來我開始反思:這樣的方式,會不會讓孩子形成一種觀念——「家事是用來換錢的」?
家是所有人共同生活的地方,不應該把參與家務視為一種可以「收費的任務」。於是我開始調整,改成固定每週給一筆金額,也不再直接與家事綁定。
![]() |
圖片來源:Freepik |
觀察孩子的用錢習慣,而不是干涉
我現在的做法是:固定每週給零用錢,但不會常常過問孩子怎麼花。不是不關心,而是想給他們空間去摸索。
我發現兩個孩子的用錢習慣或許有些不同,但是大多都是延伸我跟太太的價值觀,這也是了解孩子的好機會。比起主動干涉,我更傾向找適當時機交流想法。(延伸閱讀:《讓孩子說出自信力》心得:自信是表達的開始,父母陪伴才是關鍵)
有一次,我讓孩子自己去麥當勞點餐。回來發現帳單金額比平常高,原來他們點了單品組合,而不是超值套餐。我沒有責備,而是和他們討論:「你知道套餐跟單點的價差嗎?為什麼老闆要設計這樣的定價?」從一頓晚餐,延伸到價值、策略、甚至是商業思維的入門。
零用錢,是財務教育的「起點」,不是「終點」
給零用錢不需要太複雜,不必追求完美的制度。關鍵在於:
- 你想教會孩子什麼價值觀?
- 你是否願意陪他們討論,而不是主導?
- 你能不能把金錢,變成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?
當孩子習慣這樣的思維,他們未來面對大筆金錢時,也會更有底氣、更有判斷力。
如果你正在思考孩子的零用錢該怎麼設計,或是擔心自己沒教好會造成影響,也許我們可以先從整理自己的財務開始。當父母清楚自己的金錢目標與原則,也會更容易引導孩子建立適合自己的價值判斷。(延伸閱讀:如何安心迎接二寶?做好財務規劃,讓孩子成為甜蜜的財務負荷,而非無底的財務黑洞)
若你也希望有更清晰的財務結構,讓全家人的財務教育走在對的路上,歡迎與我預約30分鐘線上流程諮詢。
常見問題 FAQ
Q1:幾歲可以開始給孩子零用錢?
這沒有標準答案。可以觀察孩子是否開始對「買東西」有興趣、能理解錢的基本功能,再開始循序引導。
Q2:零用錢到底要不要跟家事掛鉤?
建議區分家事責任與額外任務。基本家務是家庭成員的義務,不應與金錢連結。
Q3:孩子亂花錢要不要干涉?
孩子「亂花」的背後,其實是練習選擇與承擔的過程。建議不要急著阻止或責罵,而是等機會和孩子討論:「你覺得這筆花費值得嗎?下次會想怎麼做?」這種方式更能培養孩子的思考與判斷力。
即可索取限量免費300元財務健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