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讓孩子說出自信力》心得:自信是表達的開始,父母陪伴才是關鍵

ifa andrew-speak confidence parenting-1

最近閱讀了林依柔老師的新書《讓孩子說出自信力》,對於家有孩子的我來說,相當地有感觸,甚至依柔老師書中的提點,也讓我重新調整了自我介紹。

書中有一句話更是深深打動我:「真正的轉變,從大人開始。」 我們常急著幫孩子報名各種營隊,但如果父母沒有真正重視、願意陪伴,甚至缺乏以身作則,那麼孩子的改變往往只是曇花一現。

以下,我想分享一些書中以及個人生活上的體悟。


--本文作者--

我是洪哲茗,國際特許財務分析師CFA。出身理工科系的我,善於拆解金融商品、破除金融話術,不銷售金融商品,讓我更能夠客觀分析商品優劣,目前已為上百人進行財務規劃與諮詢,歡迎點我了解顧問服務項目,了解如何為理財做最好的選擇!


自信,是表達力的基礎

ifa andrew-speak confidence parenting-2
圖片來源:freepik

書中強調,自信與表達是一體兩面。依柔老師提醒我們:自信如同表達力的內功心法,必須先由內而外,當孩子感覺到被傾聽、被接納,就有底氣開口;再由外而內,透過練習與技巧,讓聲音更清晰、內容更有條理。

這讓我想到財務規劃裡的經驗:一個人若連自己真實的目標都說不出口,很難訂出合適的計畫。孩子的自信亦然,唯有敢表達,世界才會聽見。


書裡的實用技巧

依柔老師的這本書不只談心法,還分享了幾個簡單好用的工具:

  • 漢堡架構法:就像漢堡有上下麵包與夾心,孩子在說話時,先給一個開場(上層麵包),再講重點(肉),接著是舉例或解釋(菜),最後再收尾(下層麵包)。這能讓內容有邏輯,不至於散亂。
  • 手指掛鉤法:用手指代替連接詞,一根一根往下說。例如用大拇指「首先」、食指「再來」、中指「以及」、無名指「接著」、小指「最後」,讓孩子能自然替換連接詞,說話更有層次。

書中當然還有更完整的練習方法,如果你也想幫孩子建立自信,值得親自讀讀。(延伸閱讀:好書推薦 - 《學校沒教,但孩子一定要學的9堂理財課》)


我的自我介紹

讀這本書第三章時,我突然意識到:我的自我介紹好像沒有章法,也常常講得過於制式,聽起來缺乏亮點。受到書中啟發,我乾脆借用書裡的原則,請 ChatGPT幫我設計了三種情境的自我介紹:

  1. 專業場合:簡短清晰,先亮出身分,再說核心價值。
  2. 朋友聚會:多一些個人化元素,拉近距離。
  3. 文章介紹:專業背景+服務差異化。

練習後我發現,不只是孩子需要「說出自信」,大人同樣需要。當我能用更好的方式介紹自己,也就更容易建立信任與連結。


結語

《讓孩子說出自信力》不只是一本教孩子說話的工具書,更是一面鏡子,提醒做父母的我們,孩子自信的養成,需要你我的參與。真正的陪伴,不在於幫孩子安排多少課程,而在於日常裡是否願意傾聽、鼓勵、示範。

如果你正在煩惱孩子不敢開口、不夠自信,或是你自己也想提升表達力,我真心推薦這本書。或許在翻開的那一刻,你會發現,改變的起點,其實就在我們自己。(延伸閱讀:財務幸福自我養成計畫 - 台大開放式課程,這堂課不能只有我知道


常見問題FAQ


Q1:什麼是「漢堡架構法」?

A1:這是一種簡單的表達技巧,把一段話像漢堡一樣組合:開場(上層麵包)、重點(肉)、舉例或解釋(菜)、收尾(下層麵包),讓孩子的發言更有條理,也避免說到一半就散掉。

Q2:「手指掛鉤法」要怎麼用?

A2:可以用手指幫助自己組織內容。大拇指「首先」、食指「再來」、中指「以及」、無名指「接著」、小指「最後」。用肢體動作記憶連接詞,說話會更自然。

Q3:這本書只適合父母讀嗎?

A3:我覺得同樣適合老師、教練,甚至想提升自我表達的大人。因為表達力不只是孩子的課題,也是每個人在人際、職場上的必備能力。


加入好友

加入定方官方LINE
即可索取限量免費300元財務健檢